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新疆西准噶尔萨尔托海地区英安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对达拉布特蛇绿岩侵位时限的约束
赵磊, 何国琦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2 (5): 871-880.   DOI: 10.13209/j.0479-8023.2015.146
摘要1234)   HTML    PDF(pc) (4415KB)(1051)    收藏

新疆西准噶尔达拉布特蛇绿岩在其北东段萨尔托海地区被下石炭统火山岩-沉积岩不整合覆盖。对这套沉积-火山岩系中的英安岩进行 LA-ICP-MS 锆石 U-Pb 定年, 获得 206Pb/238U 加权平均年龄为 349±2 Ma(早石炭世杜内期)。英安岩REE 分配型式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平坦、Eu 负异常明显的特点。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中, 所有样品的标准化丰度都随着元素不相容性的增加而增大。与经典的弧英安岩以及埃达克火山岩相比, 太勒古拉组英安岩 Sr 含量平均值为 195 μg/g, Sr/Y 平均值为 5.2, La/Yb 平均值为4.6, 远小于经典的弧英安岩和埃达克岩。结合太勒古拉组变形、变质微弱的特点, 认为早石炭世英安岩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 且在早石炭世之前达拉布特蛇绿岩已经就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华北板块北缘中段中元古代晚期花岗岩类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张臣,刘树文,何国琦,黄宝玲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789)      收藏
华北板块北缘出露的中元古代晚期花岗岩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化学上富SiO2和K2O, 贫FeO、CaO、MgO和TiO2,A/CNK平均大于1.1,具过铝质花岗岩特征。微量元素Nb、Sr、P、Ti相对亏损,而Rb、K、Ta、Nd相对富集;轻重稀土较强分馏,其(La/Yb)N=6.61~64.31,负铕异常明显,具有碰撞成因S型花岗岩特征。花岗岩呈东西向带状展布,并与北侧白乃庙(白乃庙群)和阜新旧庙(魏家沟岩群)中元古代古岛弧链及开原蛇绿混杂岩带平行,这表明该区中元古代晚期存在一个强烈的俯冲碰撞造山过程,这一碰撞造山事件为华北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的拼合模式提供了最基本的制约条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论新疆东准噶尔蛇绿岩的时代及其意义
何国琦,李茂松,贾进斗,周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787)      收藏
讨论了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的克拉麦里和阿尔曼太两条蛇绿岩带。侧重从蛇绿岩自身的同位素定年、伴生组分的微体古生物和蛇绿岩带的区域构造等方面系统阐述这两条蛇绿岩带的时代。作者得到的新认识是:这两条蛇绿岩带所代表的古洋发育的时代相近,可从新元古代晚期开始孕育,发育的鼎盛时期是寒武纪至早、中奥陶世,晚奥陶世到早志留世为其萎缩、闭合时期。这个新认识在重建古亚洲洋和认识北疆大陆地壳演化历史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中国新疆北部奥陶-志留系岩石组合的古构造、古地理意义
何国琦,李茂松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734)      收藏
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准噶尔盆地周边地区存在有几乎连续分布的早古生代造山带,这个事实有可能改变历来只强调北疆晚古生代造山作用的传统认识。震旦纪是准噶尔及其相邻古陆裂解的开始阶段,经寒武纪至早奥陶世,古洋已发展到最大规模。在区域性古陆裂解和伸展的背景下,推测准噶尔古陆经常位于海平面以下。晚奥陶世北疆的古洋开始收缩,古陆缘区转化成活动陆缘,准噶尔古陆先后与伊犁古陆和西伯利亚古陆汇聚和碰撞造山,在这两条早古生代造山带的近准噶尔古陆一侧,可能发育晚奥陶世至早、中志留世的弧前或弧后盆地和前陆拗陷。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论地球系统
何国琦, 李茂松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357)      收藏
回顾了地球科学从认识某一局部地区的某一种地质作用过程开始,经过长期的积累,发展成为具有多个分支学科的庞大知识体系的历史,着重讨论了在20世纪中它所经历的三次认识上的飞跃。从学科发展和所面临的新挑战两方面,探讨了涉及整个地球物质系统的新的、更高层次的综合性学科产生的必然性,现状及其发展。从地质学的角度提出了为适应学科发展和新任务应该采取的若干调整措施,包括加强近、现代地质作用过程的研究,加强与其他相邻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改革研究方法和调整高等地质教育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论地球系统
何国琦, 李茂松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74)      收藏
回顾了地球科学从认识某一局部地区的某一种地质作用过程开始,经过长期的积累,发展成为具有多个分支学科的庞大知识体系的历史,着重讨论了在20世纪中它所经历的三次认识上的飞跃。从学科发展和所面临的新挑战两方面,探讨了涉及整个地球物质系统的新的、更高层次的综合性学科产生的必然性,现状及其发展。从地质学的角度提出了为适应学科发展和新任务应该采取的若干调整措施,包括加强近、现代地质作用过程的研究,加强与其他相邻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改革研究方法和调整高等地质教育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